您好,欢迎来到重庆立高食品集团有限公司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信息动态 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动态
联系我们

手机:13752899499 

座机:023-47216400

邮箱:993447992@qq.com
地址:重庆市北部新区栖霞路18号19幢一单元13楼01-13-210

做干货副食品配送流程细则

信息来源:www.cqxkncp.com |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06日

  以下是干货副食品配送业务的流程细则,涵盖从订单接收、仓储管理到末端配送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,确保效率与质量可控:
  一、订单管理
  订单接收与确认
  多渠道接入:支持客户通过APP、微信小程序、电话、邮件下单,系统自动同步至订单管理平台。
  信息核验:人工审核订单信息(商品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配送地址、特殊要求),异常订单(如缺货、地址模糊)2小时内联系客户确认。
  订单截止时间:设定每日订单截止时间(如T+1模式,当日16:00前下单次日配送),超时订单顺延或加收紧急配送费。
  订单汇总与拆分
  按配送区域、客户类型(餐饮/零售/企业)、配送时效(常规/加急)自动分类汇总,生成采购清单及分拣单。
  二、采购与入库
  供应商管理
  资质审核:供应商需提供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、产品检测报告,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。
  动态评级:根据到货及时率、质检合格率、退换货率等指标,每季度评估供应商等级(A/B/C级),淘汰不合格供应商。
  采购执行
  智能补货:根据历史销量、库存预警值、促销活动生成采购计划,避免缺货或积压。
  到货验收:
  数量核对:按采购单清点件数,抽检重量(误差≤±1%为合格)。
  质量检测:检查包装完整性、生产日期(保质期≥2/3)、感官指标(颜色、气味、异物),不合格品拍照留存并退回。
  入库存储
  分类存放:按品类分区(如调味品区、干货区、粮油区),易受潮商品(如木耳、香菇)置于货架上层,重物(如大米)置底层。
  环境监控:仓库温湿度控制在15-25℃、湿度≤60%,配备除湿机、温湿度记录仪,每日检查2次并留存记录。
  先进先出:采用色标管理(按生产日期贴不同颜色标签),分拣时优先取用早期商品。
  三、仓储与分拣
  库存管理
  周期盘点:每周抽盘高价值商品(如坚果、贵重调料),每月全盘,账实误差率≤0.5%。
  临期预警:设置保质期60天预警,提前促销或联系客户专案处理。
  分拣作业
  波次分拣:按配送路线划分波次,同一区域订单集中分拣,减少重复走动。
  操作规范:
  佩戴手套、口罩,避免直接接触商品。
  使用电子秤复核重量,误差≤±5克。
  易碎品(如玻璃瓶装调料)单独包装,标注“易碎”标识。
  异常处理:缺货商品30分钟内联系客户确认替代方案(换规格/品牌或补货后单独配送)。
  四、配送管理
  路线规划
  智能排线:输入配送地址后,系统自动生成Z优路线(考虑单量、路况、配送时段),减少空驶率。
  集约化配送:餐饮客户集中于午市前(9:00-11:00)配送,零售客户分时段错峰配送。
  装车与交接
  装车顺序:后送先装,重货置底,轻货置顶,易碎品单独隔离。
  签收单据:随车携带PDA或打印签收单,要求客户当面清点并签字(或电子签收)。
  在途监控
  GPS追踪:车辆安装定位设备,实时监控位置及行驶轨迹,异常停留超15分钟自动报警。
  温度记录:冷藏车需配备温度记录仪,全程数据可追溯(如需低温保存的商品)。
  五、售后与反馈
  退换货处理
  时效要求:客户提出退换货申请后2小时内响应,48小时内完成取件及补货。
  责任判定:
  质量问题(如霉变、过期)无条件退换,运费由公司承担。
  客户原因(如订错规格)需承担往返运费及商品差价。
  客户满意度
  定期回访:每月随机抽取10%客户进行电话回访,收集配送准时率、商品完好率、客服响应速度反馈。
  投诉处理:设立400专线,重大投诉(如食品安全问题)2小时内上报管理层,48小时内出具整改方案。
  六、成本控制要点
  配送成本优化
  满载率:单车配送金额低于成本线时合并订单或调整配送频次。
  燃油管理:与加油站签订月结协议,定期分析百公里油耗,异常偏高车辆需检修。
  损耗控制
  分拣损耗率:控制在0.3%以内,超标部分由分拣员承担50%责任。
  退货再利用:完好包装的退货商品经质检后重新入库,破损商品报废处理。
  七、合规与安全
  资质齐全
  办理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配送车辆需张贴“食品配送专用车”标识,驾驶员持有健康证。
  应急预案
  食品安全事故:2小时内启动召回程序,向监管部门报告。
  恶劣天气:台风/暴雨天气暂停配送,提前通知客户并协商改期。
  通过流程细则,可实现干货副食品配送的快速运作,同时降低损耗、提升客户满意度。建议根据实际业务规模逐步引入WMS(仓储管理系统)、TMS(运输管理系统)实现数字化管控。